您的位置:首页 > 能源动力 > 风能设备 > 浅析广西大新县歌圩旅游开发

浅析广西大新县歌圩旅游开发

luyued 发布于 2011-05-31 08:57   浏览 N 次  

  摘 要 歌圩是壮族人民所创造和喜爱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娱活动形式。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它是人们相互接触,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娱乐场所,是青年男女谈爱的良好机会。壮族歌圩被列为非物资文化遗产,大新歌圩中所唱的高腔山歌曾经在“南宁国际民歌节”中多次荣获金奖和银奖。加上大新自有的旅游资源,歌圩旅游的开发它具有非常高的旅游价值。

  本文主要是通过以大新歌圩旅游资源为核心,论述大新县歌圩旅游开发的现状,并对歌圩旅游开发提出开发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大新县;歌圩旅游;开发

  1引言

  大新县位于广西西南部,是壮族人集中居住地,壮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7%以上。居住在这里的壮族人仍然普遍保留着赶歌圩、唱山歌的古老传统。按照壮族山歌的地域划分,大新的山歌是属于南路,南路山歌包括南部方言区域内的右江以南地区,其民歌传统叫“西(诗)”、“加”、“伦”,常用羽、商调式,多为羽调色彩。因此在大新人们把山歌称作“诗雷”(用当地壮语方言翻译过来),大新山歌无论是在旋律、调式、调性、音乐结构上,还是在演唱形式、发声方法上,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歌圩的存在和发展,无论是在过去或现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歌圩中所唱的高腔山歌曾经在“南宁国际民歌节”中多次荣获金奖和银奖。因此,大新歌圩旅游开发,有利于挖掘、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向外界展示地方特色,还可以活跃民族经济,有利于广纳海外客商拓宽融资渠道。

  2大新县歌圩旅游

  2.1大新县传统歌圩的基本情况

  2.1.1大新县传统歌圩的形式

  大新县的歌圩与当地的生产季节有密切关系,一般多为春秋季节,忙完农忙的时候举行。按歌圩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为日歌圩和夜歌圩、野外歌圩和村寨歌圩。到了歌圩活动举行的时间,当地的人们都会盛装打扮,准备美食来迎接来访的客人,到傍晚,男女老少成群结伴到歌圩活动的地点,用自己的智慧赛歌。已婚的人帮在这次歌圩中想结识新人的男女青年出谋划策,也可以自己参加到活动中,但当然不是唱情歌谈情说爱。歌圩歌唱的内容很广,不仅仅局限于情歌,还有杂歌,类似与猜谜语类的。除唱“诗雷”外,还有抛绣球,斗鸡,跳扁担舞等极富民族特色的活动。

  2.1.2大新县传统歌圩的发展历程

  歌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经历了不同时代的发展阶段,其性质、内容、形式、规模及功能都发生了各种演变。由于壮族地区社会性经济发展缓慢而且很不平衡,因此各地发展的阶段和形成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大体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原始公社的解体,这种原始仪式性的群体歌舞,其内容、性质及表现形式也发生演化和变异――由“娱神”向“娱人”过渡,从“舞化”朝“歌化”发展。早在南朝梁时,吴运编纂的《安城(今广西宾阳)志》中就有“乡落唱合成风”的记载。唐以后歌圩有了发展。唐代,壮族地区的歌圩普遍形成。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的产生是歌圩产生的重要标志。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昭州(今广西平乐、昭平)壮人“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风俗。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述了静(今桂林)、钦(今钦州)民间歌圩的情况。明清时期是壮族歌圩最为兴盛的时期,明代邝露在《赤雅》中记载了壮族歌圩的动人景象。张祥诃《粤西偶记》记述了壮族歌圩的歌词结构及韵律特点。近代以来,有关壮族的歌圩活动,更可谓籍载不断。

  2.2大新县传统歌圩成因

  歌圩是壮族人民所创造和喜爱的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娱活动形式。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壮语称为“圩欢”、“圩逢”、“笼峒”、“窝坡”等。它是人们相互接触,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娱乐场所,是青年男女谈爱的良好机会。

  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歌圩源于氏族部落时代祭祀性的歌舞活动,早在宋代歌圩就已经流行。在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有记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这里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到了明代歌圩又有了发展,并定期在固定地点举行。

  在大新民间,对于大新县传统歌圩的成因有不同的说法,最为广泛的说法是:很久以前,有一对勒卯、勒肖(即男女青年)从小深深相爱,常用山歌唱出相互的倾慕之情。然而,在封建社会,儿女的婚姻都是由父母包办的,这对相爱的青年也不例外。为了维护忠贞的爱情,两人双双殉情,吊死在木棉树下。后来,壮家人就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大摆歌台,纪念这对坚贞不屈的情侣。还有的说法是古时候,有个老歌手,有一个既贤惠又漂亮的女儿,很多人前来提亲,为了给自己找个好夫婿,女儿决定以歌为媒,谁唱得最好,谁最聪明,她就决定嫁给谁。因此形成了流传百世的歌圩。还有另一说法是来源于刘三姐传歌。各说法不一,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些民间流传,没有找到歌圩形成的真正原因。

  2.3大新县传统歌圩的新变化

  经过世代传承,歌圩发展到今天已成为群众性的集体歌唱活动。现代的歌圩形式多样,不仅仅单纯是对歌娱乐,还包括各种民间娱乐及体育竞赛、商业贸易等等。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年十月份崇左市在大新举行的国际边关旅游节,在那一天,台上演出的演员都是来自大新县各地的人们,他们展示着壮族地区纯朴的民风,借歌圩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原生态的对歌形式,吸引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游客前来参加,这有利于把旅游资源宣传向更多旅游者;在游客当中有不少是旅游投资者,这有利于为大新发展旅游业筹集资金。

  大新县都保留有歌圩,但是大部分村落的歌圩都只是美食待客的形式,大家聚在一起谈农事,谈生活,壮族人民仍然保留着热情待客风俗。但是在村子的山坡,或者林子里已经见不到赛歌的人群了。在2004年,大新县政府曾经有意向要取消歌圩日,当时少部分的村落已经取消了歌圩日。但歌圩还是以顽强的生命力存在到现在。

  目前,大新县原风貌的对唱“诗雷”的歌圩只剩有7个,即下雷镇新益村、雷平镇振兴街、龙门乡三联村、信郛村、宝山村、宝圩乡板甲村,其中宝圩乡板甲村最为有名。据了解,现在有不少的地方也逐渐恢复了歌圩对唱“诗雷”,此外,歌圩除了传统的活动外,还增加有舞龙、舞狮,这也是一种图腾信仰的一种体现。

  2.4大新县歌圩旅游开发的意义

  2.4.1展示地方特色,活跃民族经济

  歌圩旅游开发可以向旅游者展示自己的特色文化,此外,歌圩的举行会带动经济的发展,歌圩是定点举行的,要参加歌圩的人必须要到歌圩点才能参加这次活动。因为人口的流动势必会带动吃、住、行等的消费,它不仅丰富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还活跃了当地的城乡经济。歌圩以它特有的方式刺激城乡经济的供需,它的商品纽带和活跃市场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2.4.2有利于挖掘、弘扬传统民族文化

  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是它的核心,歌圩是大新壮族人民的民族文化。歌圩作为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核心。歌圩旅游的开发有利于发掘和弘扬壮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壮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大家的民族意识,复兴传统文化。此外,还有利于歌圩文化的传承。

  2.4.3广纳海内外客商,拓宽融资渠道

  歌圩旅游的开发,能够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大新县旅游消费。旅游的性质是大众性的,综合性的。旅游者是来自不同地区的,从事的职业各不相同。在旅游过程中对当地经济文化有一定了解,这有利于旅游地在开发旅游经济时,广纳海内外客商,拓宽融资渠道。

  2.4.4增加就业机会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大新县歌圩旅游开发除了旅游自身能够向外界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外,还会因为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大新县歌圩旅游开发的情况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新县歌圩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来文化和现代经济上的冲击。如多种娱乐形式的冲击;本身剧本、表现形式的单调和局限性;发展空间的制约等均导致大新县歌圩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从民国时起,歌圩就被视为“唱风流歌”、“伤风败俗”而受到的禁止。新中国成立后,歌圩兴盛了一段时间,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又遭到禁止。“文化大革命”期间,歌圩活动销声匿迹。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视,歌圩又得了到恢复和发展,但其数量已经大为减少。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歌圩有加速衰落的趋势,面临消失的危险。

  3.1歌圩举办地点分散,时间性强

  自1983年,“三月三”歌圩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一年一度的壮族歌节起,就由南宁、柳州、桂林等地轮流举办歌节盛会。但是分散居住在广西的壮族人民,为了庆祝一年一度的节日盛会,常常自发的组织歌圩对歌。由此广西各地的旅游机构为了拉动当地旅游、吸引游客,往往将本地的自发歌圩作为壮族民俗旅游的一个景点。目前,无论是举办地举行的歌圩还是自发组织的歌圩,其内容都是以歌舞表演、观赏为主,游客的参与性不强,并且都存在场面混乱,声音嘈杂,服装、道具及设备陈旧,音响效果差等等问题。

  3.2青年人很少参加歌圩活动

  历史上的歌圩是青年人为主,现在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青年人一般不大愿意参加歌圩活动,加上有相当一部分青年外出打工,参加活动的青年人就更少,歌圩的一些程序和仪式很难在他们中间传承。就具体而言,现在参加歌圩的基本上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30到40岁的人很少,20到30 岁的青年人更是微乎其微。在歌圩上唱歌的大多是50到70岁的中老年人。许多歌圩就是因为老歌手退出后没有中青年歌手参与和接班而消亡的。

  3.3掌握歌圩的各种传统仪式和程序的人越来越少,歌书被大量焚毁

  一些歌圩除了一些60到70岁的老歌手掌握传统的对歌程序以外,其余的人基本上没有掌握。而熟悉歌圩祭祀仪式的人则更少。如果没有中青年人的参与并学习,这些传统的程序和仪式将有可能失传。

  过去识字的农村男女青年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本或数本用古壮字(或称“土俗字”)手抄的歌书。“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这些歌书基本上被焚毁。20世纪80年代初期有些人重新抄写,但随着歌圩的衰落,这些歌书存藏的数量也大为减少,在民间已不易找到,急需抢救整理。

  3.4壮族民俗文化底蕴不足,且缺乏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3.4.1壮族民俗文化底蕴不足,民俗文化旅游过于商业化

  由于大新县这样一个小县城缺乏精于壮族民族学、民俗学的人才,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对于壮族民俗文化只能做浅层次的开发。开发者们为了刺激游客们消费,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俗文化,使淳朴的民俗文化失去原有的文化精华而成为单纯的赚钱手段。如一些漂亮的壮族姑娘在对歌过程中邀请男性游客参加,让游客们在互动中体验到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但是表演者们表演的痕迹过重,过于随意和敷衍,姑娘们在结束之后总会向游客索要一定数额的钱币,使得游客感觉受骗上当,毫无任何文化底蕴可言。走样的、非真实的民俗表演让人感到索然无味,淡化了壮族民俗文化的个性和特色,破坏了壮族民俗文化的环境氛围,大大降低了游客们故地重游的机率。

  3.4.2当地人民缺乏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蓬勃发展、外来思想的不断入侵以及壮族与异族通婚,壮族人民日常的服饰、饮食、信仰、歌舞艺术、生活方式基本上被异族、异地习俗同化。不少壮族人民漠视壮族文化,就连重大的民族节日或在游客要求的情况下,壮族的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不说自己的壮族语言,对本民族的文化习俗不够关心和热爱。这就使得壮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出现危机。

  4大新县歌圩旅游开发的措施及建议

  特色是旅游之魂,根据大新县的地理位置,大新县是位于越南边界的一个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来大新县游玩的游客停留时间平均仅为一天。要提高旅游收入,增加游客的停留天数是一个关键。歌圩旅游的开发就是一个增加游客停留天数的好途径。此外,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歌圩旅游的开发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大新经济的发展。

  4.1歌圩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歌圩也是旅游资源,在开发当中要遵循开发原则,这样才可以做到循环利用,也才能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

  4.1.1歌圩旅游开发要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中国的旅游业,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往往缺乏对消费者行为方面的分析。开发出来的产品往往不能符合消费者多层的需求。在大新很少有游客停留过夜,因为在大新现有的已开发景点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游览完,很多游客选择的是回到南宁市过夜。从大多数旅游者的反映中得出最多的结论是,在大新过夜,晚上几乎没什么活动。

  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旅游活动特点已经不符合现在游客的需求。娱乐使人在玩乐中彻底放松,是直接到达休闲的途径之一,参与性的活动是必须的,因此歌圩旅游的开发是必然的。让歌圩活动取代歌舞厅、KTV、现代娱乐场所,这是一个特色的旅游项目。歌圩不仅能为大新县增加旅游项目,而且有利于增加游客在大新的停留天数,增加旅游收入。

  为了满足旅客的需求,政府能应该积极正确地指导歌圩活动的开发,宣传歌圩文化的重要性。人们应当能意识到歌圩文化的重要性,让歌圩文化重新普及到当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

  4.1.2歌圩旅游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世界旅游组织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定为:“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以及不影响下一代人的利益,歌圩旅游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瑞士旅游局局长瓦尔特

广告赞助商